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解释
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或事物会兴旺发达,反对或违背的人或事物会衰败灭亡。
出处
1.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以万丈之气焰,磅礴冲击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顺之者兴,逆之者亡。”2.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句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寓意
强调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利益和大局。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中总是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掌握了很多有效的学习方法。2.
公司管理层认识到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重要性,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3.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道理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验证。4.
小丽在做决定时,总是考虑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原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5.
老张在种植果树时,深知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道理,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种植方法。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翻译
德语
Wer folgt, wird gedeihen, wer sich widersetzt, wird zugrunde gehen.
日语
従う者は栄え、逆らう者は滅ぶ。
法语
Ceux qui suivent prospéreront, ceux qui s'opposent périront.
英语
Those who follow will prosper, those who oppose will perish.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的字意分解
shùn
1:(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同本义。
3:顺从;顺应。
4:教诲。
5:道理。
6:合理的。
7: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8: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
9:和顺。
10:谨慎。
11: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xīng
1:(会意。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同本义。
3:使兴盛;流行。
4:又。
5:又。
6:开始办理;创办 。
7:推举;选拔。
8:成功。
9:派遣;发动。
10:征发。
11:作。
12:宠;惯。
13:蓬勃发展;兴旺。
14:姓。
xìng
1:兴致,情趣。
2: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3:情欲。
4: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5:喜欢;喜爱。

顺之者兴,逆之者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n zhī zhě xīng, nì zhī zhě wáng)。abcd式组合,顺之者兴,逆之者亡意思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或事物会兴旺发达,反对或违背的人或事物会衰败灭亡。 强调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利益和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