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恍忽忽的解释
形容神情恍惚、精神不集中,常用于描述人处于迷茫或不专注的状态。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恍恍忽忽的似乎背后有人说道:‘婶娘连我也不认得了!’”2.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听了,恍恍忽忽的,也没听见他说的什么,便道:‘知道了,你去罢。’”寓意
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和专注,避免因为精神不集中而导致的失误或问题。
列子
1.
他在考试时恍恍忽忽,答题时总觉得心不在焉。2.
她最近心情不好,总是恍恍忽忽地上班。3.
听完那个故事,他恍恍忽忽地走出了房间。4.
由于昨晚没睡好,他今天恍恍忽忽地开会。5.
她恍恍忽忽地走在路上,差点撞到路边的行人。恍恍忽忽的翻译
德语
in einem verwirrten Zustand
日语
ぼんやり
法语
dans un état de confusion
英语
in a daze
恍恍忽忽的字意分解
huǎng
1:(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同本义。
3:昏瞆不明的样子。
4: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5:猛然;忽然。
6:一闪而过。
huǎng
1:(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同本义。
3:昏瞆不明的样子。
4: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5:猛然;忽然。
6:一闪而过。
hū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hū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恍恍忽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uǎng huǎng hū hū)。abab式组合,恍恍忽忽意思是:形容神情恍惚、精神不集中,常用于描述人处于迷茫或不专注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和专注,避免因为精神不集中而导致的失误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