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二五而不知十的解释
比喻只知道一些零散的知识,而不了解整体的概念。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人引申为'识二五而不知十',用来形容只知部分而不知整体。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重整体知识的掌握,而不仅仅是片面的了解。
列子
1.
小明数学成绩不好,识二五而不知十,连简单的加法都常常算错。2.
他虽然会背很多单词,但识二五而不知十,无法组成完整的句子。3.
小张对历史了解得很片面,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几个重要事件。4.
这个学生识二五而不知十,学了很多知识点却不会应用。5.
她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些零散的知识,无法系统地理解。6.
夫回瑗可弃,而杨董获升,可谓~者也。 ★唐·刘知幾《史通·品藻》识二五而不知十的翻译
德语
die Teile kennen, aber nicht das Ganze
日语
部分は知っているが全体を知らない
法语
connaître les parties mais pas le tout
英语
know the parts but not the whole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字意分解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wǔ
1:(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2:四加一的和。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4:偶;相类。
5: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6:五行。
7: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8: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识二五而不知十,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abac式组合,识二五而不知十意思是:比喻只知道一些零散的知识,而不了解整体的概念。 提醒人们要注重整体知识的掌握,而不仅仅是片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