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知礼 zhī shū zhī lǐ

abcd式
拼音zhī shū zhī lǐ
注音ㄓㄓㄕㄨㄓㄓㄌㄧˇ
繁体知知書知知禮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知书知礼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既有学问,又懂得礼节,强调知识与礼仪并重。
出处

1.

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2.

出自《论语·学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后人引申为知书达理。
寓意
强调知识与礼仪并重,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列子

1.

小明不仅成绩优异,还懂得尊敬长辈,真是一个知书知礼的好孩子。

2.

在聚会上,大家都称赞张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知书知礼。

3.

李奶奶总是教导孙子要知书知礼,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4.

在图书馆里,志愿者们知书知礼地帮助读者查找资料。

5.

公司的新员工小王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知书知礼,深受同事喜爱。

6.

他日到人家,~,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 ★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知书知礼的翻译
德语
wissend und höflich
日语
知識があり礼儀正しい
法语
savant et courtois
英语
knowledgeable and courteous
知书知礼的字意分解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知书知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shū zhī lǐ)。abcd式组合,知书知礼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既有学问,又懂得礼节,强调知识与礼仪并重。 强调知识与礼仪并重,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