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书不择纸笔 shàn shū bù zé zhǐ bǐ

abcd式
拼音shàn shū bù zé zhǐ bǐ
注音ㄕㄢˋㄕㄨㄅㄨˋㄗㄜˊㄓˇㄅㄧˇ
繁体善書不擇紙筆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善书不择纸笔的解释
形容善良的书籍不挑剔纸张和笔墨,强调内容的价值高于形式。
出处

1.

唐·张怀瓘《书断列传》卷三:“曰:‘何如欧阳询?’曰:‘闻询不择纸笔,皆能如志,官岂得若此。’”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善书不择纸笔,妙在心手,不在物也。”

2.

出自清代学者俞樾《茶香室丛钞》,原句为'善书不择纸笔,美文不拘体裁'。
寓意
强调内容的价值高于形式,鼓励人们关注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
列子

1.

他喜欢读书,常常说'善书不择纸笔',无论是破旧的书还是电子书,他都乐于阅读。

2.

图书馆的书籍有些已经泛黄,但小丽认为'善书不择纸笔',照样认真阅读。

3.

虽然这本书的封面不太吸引人,但内容非常精彩,正如'善书不择纸笔'。

4.

爷爷总喜欢收集旧书,他说'善书不择纸笔',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5.

她在二手书店淘到一本好书,虽然纸张有些旧,但她深信'善书不择纸笔'。

善书不择纸笔的翻译
德语
Gute Bücher wählen nicht Papier und Stift
日语
良書は紙と筆を選ばない
法语
Les bons livres ne choisissent pas le papier et le stylo
英语
Good books do not choose paper and pen
善书不择纸笔的字意分解
shàn
1:(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同本义。
3:好;美好。
4:善良;好心。
5:慈善。
6:表示应诺。对,好。
7:高明,工巧。
8: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9: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10:修治。
11:羡慕。
12:喜爱。
13:认为好。
14:赞许。
15:友好,亲善。
16:好人;好事;好处。
17:好好地。
18:多;常;易。
19:姓。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手,睪(yì)声。本义:选取,挑选)。
2:同本义。
3:捉。
4:(dù)。败坏;不合法度。
5:挑剔。
6:区别。
zhái
1:挑拣,用于口语。

善书不择纸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àn shū bù zé zhǐ bǐ)。abcd式组合,善书不择纸笔意思是:形容善良的书籍不挑剔纸张和笔墨,强调内容的价值高于形式。 强调内容的价值高于形式,鼓励人们关注内在品质而非外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