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 bù jū yī gé

abcd式
拼音bù jū yī gé
注音ㄅㄨˋㄐㄩㄧㄍㄜˊ
繁体不拘一格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拘一格的解释
不拘泥于一种格式或风格,形容不受限制,灵活多变。
出处

1.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三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寓意
鼓励创新和灵活性,反对刻板和僵化。
列子

1.

他在设计作品时不拘一格,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2.

她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深受学生喜爱。

3.

他不拘一格地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

4.

这个团队在项目管理上不拘一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她的写作风格不拘一格,常常让人耳目一新。

6.

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的。 ★秦牧《“果王”的美号》

不拘一格的翻译
德语
nicht an ein einziges Muster gebunden
日语
一つの型にこだわらない
法语
sans se limiter à un seul modèle
英语
unrestricted by a single pattern
不拘一格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2:同本义。
3:束缚;限制。
4:拘守;拘泥于。
5:抽搐。
6:钩取,探取。
7:曲,痉挛;痀偻,曲背。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2:同本义。
3:引申为格子。
4:栅栏。
5:法式;标准;规格。
6:箭靶子。
7:表明某词在一定上下文中与其它词之间意义关系的屈折变化形式(如主格、 宾格、 所有格)。
8:茖葱。山葱。
9:村落。
10:阻止;搁置。
11:纠正,匡正。
12:推究。
13:击打;格斗。
14:击杀;搏杀。
15:抗拒;抗御。
16:古书借“格”为“佫”。来到,到达。
17:大。
1:

不拘一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jū yī gé)。abcd式组合,不拘一格意思是:不拘泥于一种格式或风格,形容不受限制,灵活多变。 鼓励创新和灵活性,反对刻板和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