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土众民 guǎng tǔ zhòng mín

abcd式
拼音guǎng tǔ zhòng mín
注音ㄢㄊㄨˇㄓㄨㄥˋㄇㄧㄣˊ
繁体廣土衆民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广土众民的解释
形容国土广阔,人口众多。
出处

1.

《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2.

出自《尚书·禹贡》,原文为“广土众民,厥惟四方之极”。
寓意
强调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规模和人口数量,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特征。
列子

1.

这个国家广土众民,资源丰富。

2.

他惊讶于这个地区广土众民的发展潜力。

3.

旅途中,他感受到这个地方广土众民的独特魅力。

4.

广土众民的城市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机会。

5.

他们讨论了如何在广土众民的背景下推动经济发展。

6.

如此~的国家说财政经济无办法,真是没有道理的话。 ★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广土众民的翻译
德语
weites Land und zahlreiche Menschen
日语
広土多民
法语
terres vastes et population nombreuse
英语
vast land and numerous people
广土众民的字意分解
ān
1:草屋。
guǎng
1:(形声。从广(yǎn),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yǎn,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2:四周无壁的大屋。
3:宽度,横向尺寸。
4:广州的省称。
5:广阔,宽阔;分布广;辽阔。
6:引申为大。
7:多,众多,数目很多。
8:普通;广泛。
9:(kuàng)。荒废,耽搁。
10:引申为扩大。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土地。
4:领土,国土。
5:田。
6:中医学上指脾。
7:土地神
8: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分布在青海省及甘肃天祝等地。
9:测量土地。
10:吐。
11:姓。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广土众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ǎng tǔ zhòng mín)。abcd式组合,广土众民意思是:形容国土广阔,人口众多。 强调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规模和人口数量,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