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的解释
形容国土广阔,物产丰富。
出处
1.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2.
出自《汉书·地理志》,原意为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寓意
表达对祖国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自豪感。
列子
1.
他游历祖国各地,感叹祖国的地大物博。2.
在博物馆里,他看到各种珍贵文物,深感地大物博。3.
她在旅行中体验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赞叹地大物博。4.
通过地理课,他了解到祖国的地大物博。5.
在自然纪录片中,他看到祖国的壮丽景色,感慨地大物博。6.
又因江南~,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地大物博的翻译
德语
weites Territorium und reichhaltige Ressourcen
日语
広大な領土と豊富な資源
法语
territoire vaste et ressources abondantes
英语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地大物博的字意分解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wù
1:(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同本义。
3:物件,东西。
4:事;事情。
5:社会,外界环境。
6:杂色牛。
7:杂色的旗。
8:牲畜的种类、 品级。
9:颜色。
10:哲学用语。物质,与“心”相对。
11:物产。
12:他人;众人。
13:神灵。
14:标记,记号。
15:选择。
16:观察。
bó
1:(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同本义。与“小”相对。
3:宽广;广搏。
4:众多;丰富。
5:广泛;普遍。
6:渊博,知道得多。
7:赌,博弈。
8:取得。
9:换取。
10:争斗,博斗。

地大物博,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ì dà wù bó)。abcd式组合,地大物博意思是:形容国土广阔,物产丰富。 表达对祖国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