淆惑视听 xiáo huò shì tīng

abcd式
拼音xiáo huò shì tīng
注音ㄒㄧㄠˊㄏㄨㄛˋㄕˋㄊㄧㄥ
繁体淆惑視聽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淆惑视听的解释
形容故意混淆是非,扰乱别人的视听和判断。
出处

1.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这些人一般都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很容易淆惑视听。”

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你只管去混淆视听,淆惑视听,扰乱人心。”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他人的误导,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列子

1.

他总是喜欢在讨论中淆惑视听,让大家无法集中注意力。

2.

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小明在会议上故意淆惑视听。

3.

在辩论赛中,对手试图通过淆惑视听来扰乱我们的思路。

4.

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淆惑视听,传播不实信息。

5.

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他开始淆惑视听,试图逃避责任。

淆惑视听的翻译
德语
verwirren und täuschen
日语
混乱させて誤解させる
法语
confondre et tromper
英语
confuse and mislead
淆惑视听的字意分解
xiáo
1:(形声。从水,肴(yáo)声。本义:错杂;混杂)。
2:同本义。
3:彻底地搀和;搅合。
huò
1:(形声。从心,惑声。本义:疑惑,分辨不清)。
2:同本义。
3:迷惑,使…辨不清。
4:迷失。
5:糊涂,令人不解。
shì
1:(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同本义。
3:考察,察看,审察。
4:治理,处理。
5:看待。
6:向…表示。
7:比照。
8:效法。
9:接纳。
10:眼;眼力;视线。
11:水名。即“涀水” 。在河南省叶县西。
tīng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7:听凭,任凭。
8:侦察。
9:耳朵。
10:马口铁罐。
11:耳目,间谍。
12: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淆惑视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áo huò shì tīng)。abcd式组合,淆惑视听意思是:形容故意混淆是非,扰乱别人的视听和判断。 提醒人们要警惕他人的误导,保持清醒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