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憎主人的解释
形容奴才或仆人痛恨主人,常用来比喻下属对上级的强烈不满或敌对情绪。
出处
1.
《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宁为大梁人,毋为盗憎主人'。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上下级关系的和谐,避免因不满而产生极端情绪。
列子
1.
小王对老板的苛刻要求忍无可忍,终于盗憎主人,决定辞职。2.
仆人长期受到主人的虐待,最终盗憎主人,逃离了那个家。3.
小李对经理的无理指责感到愤怒,内心开始盗憎主人。4.
他发现老板总是占他便宜,心中逐渐产生了盗憎主人的情绪。5.
下属对上司的不公正对待感到不满,逐渐发展成盗憎主人的心态。6.
逆胡挑衅,兴此大狱,~,固亦其所。 ★清·章炳麟《狱中答新闻报》盗憎主人的翻译
德语
der Diener verachtet den Herrn
日语
下人が主人を憎む
法语
le serviteur méprise le maître
英语
servant despises master
盗憎主人的字意分解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zēng
1:(形声。从心,曾声。本义:憎恨厌恶) 同本义。
zh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3: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又。
5: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6:公主的简称。
7:主人;东道主。
8: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9:长官;首脑,首长。
10: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11:事主,指当事人。
12:事物的根本。
13:又。
14:死人的牌位。
15:上帝。
16: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17:主持;掌管。
18:支持,提倡,主张。
19:寄住在。
20:注重。
21:保持。
22:主持婚约。
23:预示。
24:存心;萌生。
25:姓。
zhù
1:件,桩。
2:灌入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盗憎主人,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zēng zhǔ rén)。abac式组合,盗憎主人意思是:形容奴才或仆人痛恨主人,常用来比喻下属对上级的强烈不满或敌对情绪。 提醒人们要注意上下级关系的和谐,避免因不满而产生极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