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咏月 yín fēng yǒng yuè

abab式
拼音yín fēng yǒng yuè
注音ㄧㄣˊㄈㄥˋㄩㄥˇㄩㄝˋ
繁体唫風詠月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吟风咏月的解释
形容文人雅士吟诗作赋,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欣赏,常用于描绘高雅的文学活动或诗意的情境。
出处

1.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春夜喜雨》中的“吟风咏月”,后演变成成语。
寓意
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强调文学与艺术的美好情怀。
列子

1.

在湖边散步时,朋友们吟风咏月,享受着诗意的时光。

2.

秋夜里,诗人吟风咏月,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3.

他们在山间小屋里,吟风咏月,度过了愉快的一晚。

4.

每逢佳节,文人雅士们常常聚在一起,吟风咏月,共赏美景。

5.

在宁静的乡村,吟风咏月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吟风咏月的翻译
德语
den Wind singen und den Mond preisen
日语
風を吟じて月を詠む
法语
chanter le vent et célébrer la lune
英语
chanting the wind and singing the moon
吟风咏月的字意分解
yín
1:(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2:同本义。
3:吟咏;诵读。
4:鸣,叫。
5:作诗,写诗;推敲字句。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yǒng
1:(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2:同本义。
3: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4:歌颂。
5: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yu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同本义。
3: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4:月光,月色。
5: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吟风咏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ín fēng yǒng yuè)。abab式组合,吟风咏月意思是:形容文人雅士吟诗作赋,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欣赏,常用于描绘高雅的文学活动或诗意的情境。 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强调文学与艺术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