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传六耳 fǎ bù chuán liù ěr

abcd式
拼音fǎ bù chuán liù ěr
注音ㄈㄚˇㄅㄨˋㄔㄨㄢˊㄌㄧㄡˋㄦˇ
繁体灋不傳六耳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法不传六耳的解释
形容某些知识或秘密只传授给最亲近、最可靠的人,不轻易外传。
出处

1.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2.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法不传六耳,理无二出。”
寓意
强调知识和秘密的珍贵和谨慎传递,体现对信任和忠诚的重视。
列子

1.

爷爷的独门秘方,法不传六耳,只传给了最疼爱的孙子。

2.

这个家族的传统技艺,法不传六耳,代代相传。

3.

师傅的绝技,法不传六耳,只有最得意的弟子才能学到。

4.

这个配方是祖传的,法不传六耳,轻易不会告诉外人。

5.

他家的酱料做法,法不传六耳,只有家族成员才知道。

6.

佛门有句话,~。大师父总该知道。 ★《花城》1981年第4期

法不传六耳的翻译
德语
nicht an Außenstehende weitergegeben
日语
六耳に伝えず
法语
ne pas être divulgué aux étrangers
英语
not to be divulged to outsiders
法不传六耳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3:又。
4:法令;规章;制度。
5:标准;模式。
6:方法;办法。
7: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8:尊称佛家的事物。
9: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10:法国的简称。
11:合法。
12:效法。
13:守法。
14:依法处治。
15: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liù
1:五加一的和。
2:《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3:六次。
4: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5: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6:姓。
1: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2: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法不传六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ǎ bù chuán liù ěr)。abcd式组合,法不传六耳意思是:形容某些知识或秘密只传授给最亲近、最可靠的人,不轻易外传。 强调知识和秘密的珍贵和谨慎传递,体现对信任和忠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