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榆为粥的解释
比喻以不值钱或无用的东西充数,糊弄人。
出处
1.
《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原句为“赵王岂以天下国家为戏哉”,后人引申为以次充好。寓意
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不应以次充好欺骗他人。
列子
1.
他用劣质材料做成家具,真是屑榆为粥。2.
这个小贩总是用屑榆为粥来欺骗顾客。3.
考试作弊,实在是屑榆为粥的行为。4.
他把假货当真货卖,真是屑榆为粥。5.
用劣质的配件修车,简直是屑榆为粥。屑榆为粥的翻译
德语
mit minderwertigen Materialien täuschen
日语
粗悪な材料でだます
法语
utiliser des matériaux inférieurs pour tromper
英语
using inferior materials to deceive
屑榆为粥的字意分解
xiè
1:(形声。从尸,肖声。本义:碎末) 同本义。
2:研成碎末。
3:顾惜;介意。
4:常用否定式,不屑,即不惜顾一眼。
5:用拳头击打。
6:不安。
7:轻忽的。
8:清洁,整洁。
yú
1:榆树。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屑榆为粥,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è yú wèi zhōu)。abcd式组合,屑榆为粥意思是:比喻以不值钱或无用的东西充数,糊弄人。 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不应以次充好欺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