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口而出 tàn kǒu ér chū

abcd式
拼音tàn kǒu ér chū
注音ㄊㄢˋㄎㄡˇㄦˊㄔㄨ
繁体探口而齣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探口而出的解释
形容说话非常快,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出处
出自《汉书·枚乘传》:'臣口不可以言,笔不可以书,臣请探口而出。'
寓意
强调说话的迅速和不经思考,反映出人的直率或急躁。
列子

1.

他听到这个问题后,探口而出地回答了正确答案。

2.

小明在游戏中探口而出地说出了隐藏的提示。

3.

当老师问到这个问题时,她探口而出地回答了。

4.

听到这个笑话,他探口而出地笑了出来。

5.

在讨论中,她探口而出地提出了一个新观点。

探口而出的翻译
德语
aus dem Mund kommen
日语
口から出る
法语
sortir de la bouche
英语
come out of one's mouth
探口而出的字意分解
tàn
1:(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2:同本义。
3:探求。
4:打听。
5:看望。
6:侦察。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探口而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àn kǒu ér chū)。abcd式组合,探口而出意思是:形容说话非常快,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强调说话的迅速和不经思考,反映出人的直率或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