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足而待的解释
形容一种紧张、焦急地等待的状态,通常用于等待某件重要的事情发生或结果揭晓。
出处
1.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四:“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曰:吾将假道于虞以伐虢,企足而待之。'寓意
强调等待时的紧张和期待,提醒人们在等待中保持耐心和信心。
列子
1.
考试成绩即将公布,小明企足而待,等待着自己的分数。2.
比赛结果未知,观众们都企足而待,希望自己支持的队伍能获胜。3.
电影票快要开售了,粉丝们企足而待,准备抢票。4.
毕业典礼即将来临,学生们企足而待,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5.
新产品发布会临近,员工们企足而待,希望能取得好成绩。6.
请~我们的捷报。企足而待的翻译
德语
auf Zehenspitzen in Erwartung
日语
期待に胸を高鳴らせる
法语
sur la pointe des pieds dans l'attente
英语
on tiptoe with anticipation
企足而待的字意分解
qǐ
1:(会意。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
2:同本义。
3:立,站立。
4:姓。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dài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7:防备。
8:依靠。
9:容,让。
10:要是,如果。
dāi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企足而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ǐ zú ér dài)。abac式组合,企足而待意思是:形容一种紧张、焦急地等待的状态,通常用于等待某件重要的事情发生或结果揭晓。 强调等待时的紧张和期待,提醒人们在等待中保持耐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