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容易貌的解释
指改变容貌或外表,使之与原来不同。多用于形容通过化妆、整容等手段改变外观。
出处
1.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学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2.
出自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五回:“只因改容易貌,致有今日之患。”寓意
强调外貌的改变可以带来新的身份或形象,提醒人们外表的变化并不一定代表内心的改变。
列子
1.
为了参加化装舞会,她改容易貌,变成了一个神秘的角色。2.
电影中的间谍为了隐藏身份,常常需要改容易貌。3.
为了躲避债主,他改容易貌,换了一个城市生活。4.
她为了参加选秀节目,特意改容易貌,希望能给观众带来惊喜。5.
为了拍摄新电影,演员们需要改容易貌,以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6.
你就是~,我还是能认识你。改容易貌的翻译
德语
das Aussehen ändern
日语
容貌を変える
法语
changer d'apparence
英语
change one's appearance
改容易貌的字意分解
gǎi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同本义。
3:改正;纠正。
4:重新;再。
5:另行;改任。
6:姓。
róng
1:(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2:同本义。
3:宽容。
4:允许,许可。
5:收留。
6:应当。
7:等待,待。
8:需要。
9:假借为“用”。使用。
10: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11:模式,样式。
12:法则,规律。
13:礼仪;礼法。
14:一种佩饰用的刀。
15: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6:常绿乔木。
17:适宜,合宜。
18:表示反问。难道;岂。
19:姓。
yì
1:(象形。本义:蜥易)。
2:换,交换。
3:改变,更改。
4:替代。
5:蔓延;传播。
6:治,整治。
7: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8:容易。与“难”相对。
9:简易,简省。
10:平坦。
11: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12: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13:《周易》的简称。
14:古代占卜官名。
15: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16: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17:边界。
18:州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19:易水的简称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20:姓。
mào
1:(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3:外表的形象,外观。
4:神态,面部神情。
5:细微的丝。
6:表面上。

改容易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ǎi yì yì mào)。abac式组合,改容易貌意思是:指改变容貌或外表,使之与原来不同。多用于形容通过化妆、整容等手段改变外观。 强调外貌的改变可以带来新的身份或形象,提醒人们外表的变化并不一定代表内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