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刀动杖 ná dāo dòng zhàng

abcd式
拼音ná dāo dòng zhàng
注音ㄋㄚˊㄉㄨㄥˋㄓㄤˋ
繁体拿刀動杖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拿刀动杖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做事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出处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2.

出自《三国演义》,描述关羽在是否攻打樊城时的犹豫不决。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列子

1.

小明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总是拿刀动杖,迟迟不能决定。

2.

面对工作上的难题,他总是拿刀动杖,无法做出选择。

3.

在购买新手机时,她拿刀动杖,始终无法决定要哪一款。

4.

小丽在选择参加哪个兴趣班时,拿刀动杖,犹豫不决。

5.

他面对两份工作offer,拿刀动杖,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6.

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拿刀动杖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und schwanken
日语
ためらいと揺れ動く
法语
hésiter et vaciller
英语
hesitate and waver
拿刀动杖的字意分解
1:(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2:同本义。
3:捉拿。
4:刁难。
d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同本义。
3: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4: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5:小船。
6:姓。
dòng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7:做;操作;劳作。
8:动不动,常常。
zhàng
1:(形声。从木,丈声。本义:执;持)。
2:同本义。
3:凭倚;依靠。
4:用棍子打;拷打 。自隋开皇新律始定为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5:拄着。
6:手杖(走路时手里拄着的棍子,俗称“拐杖”)。
7:泛指棍棒或棒状物。

拿刀动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á dāo dòng zhàng)。abcd式组合,拿刀动杖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提醒人们在做决定时要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