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而有之 jiān ér yǒu zhī

abcd式
拼音jiān ér yǒu zhī
注音ㄐㄧㄢㄦˊㄧㄡˋㄓ
繁体兼而有之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兼而有之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优点或才能。
出处

1.

《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2.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兼而有之,天地之塞也。'
寓意
强调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方面的优点或才能,鼓励全面发展。
列子

1.

小王不仅会画画,还会弹钢琴,真是兼而有之。

2.

她在工作上既有领导才能,又有技术专长,兼而有之。

3.

这个团队的成员各有所长,兼而有之,合作得很好。

4.

李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还会写诗,真是兼而有之。

5.

他既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又能设计出精美的图画,兼而有之。

6.

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应该~。

兼而有之的翻译
德语
beides haben
日语
兼ね備える
法语
avoir les deux
英语
have both
兼而有之的字意分解
jiā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4:并吞;兼并。
5:倍,加倍。
6:重复;累积。
7:尽;竭尽。
8:同,连同。
9:全部;整个。
10: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11:又。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兼而有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ér yǒu zhī)。abcd式组合,兼而有之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或多种优点或才能。 强调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方面的优点或才能,鼓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