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用楚材 jìn yòng chǔ cái

abac式
拼音jìn yòng chǔ cái
注音ㄐㄧㄣˋㄩㄥˋㄔㄨˇㄘㄞˊ
繁体晉用楚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晋用楚材的解释
比喻用人不拘一格,任用外地或他乡的人才。
出处

1.

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晋人假道于楚以伐郑',后人引申为晋用楚材。
寓意
强调不受地域限制,广纳贤才,体现开放包容的用人理念。
列子

1.

公司在招聘时,晋用楚材,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2.

为了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经理决定晋用楚材,引进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

3.

在学术研究中,教授们晋用楚材,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参与合作。

4.

为了丰富社区活动的内容,组织者晋用楚材,邀请了各地的志愿者参与。

5.

为了提高产品的多样性,企业晋用楚材,从不同地区招聘了设计师。

晋用楚材的翻译
德语
Talente aus anderen Regionen einstellen
日语
他地域の人材を採用する
法语
employer des talents d'autres régions
英语
employ talent from other regions
晋用楚材的字意分解
jìn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进。
3: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4:低,俯。
5: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6:朝代名。
7: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8: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9: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10:水名 。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yòng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同本义。
3: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4: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5:治理;管理。
6:出力;效命。
7:需要。
8:执政;当权。
9:行事;行动。
10:功用;功能。
11:器用;物质。
12:费用,资财。
13:因;由。
14:凭,拿。
15:因,因为。
16: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
17: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了”、“为的是”。
chǔ
1:(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3:周朝时国名。
4: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5: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6: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7:酸辛痛苦。
8:齐整;清晰。
9:鲜艳,华丽。
10:拷打。
11:姓。
cái
1:(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同本义。
3:泛指原料、材料。
4:才能,能力。
5:财物。

晋用楚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 yòng chǔ cái)。abac式组合,晋用楚材意思是:比喻用人不拘一格,任用外地或他乡的人才。 强调不受地域限制,广纳贤才,体现开放包容的用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