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旋踵 sǐ bù xuán zhǒng

abac式
拼音sǐ bù xuán zhǒng
注音ㄅㄨˋㄒㄩㄢˊㄓㄨㄥˇ
繁体死不鏇踵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死不旋踵的解释
形容人临死时毫不犹豫,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绝。
出处

1.

《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2.

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文为“死不旋踵”,形容刘备的决心。
寓意
强调勇气和决绝,表现出面对死亡的无畏精神。
列子

1.

为了保护家人,他死不旋踵地与歹徒搏斗。

2.

面对巨大的困难,他死不旋踵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3.

在危急时刻,她死不旋踵地站出来保护同伴。

4.

即使知道危险,他也死不旋踵地执行任务。

5.

为了理想,他死不旋踵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6.

酖入人之口,裂肝腐肠,~。 ★宋·吕祖谦《管仲言宴安》

死不旋踵的翻译
德语
ohne Angst vor dem Tod
日语
死を恐れず
法语
sans crainte de la mort
英语
undaunted by death
死不旋踵的字意分解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uán
1:同本义。
2:返回或归来。
3:绕行。
4:小便。
5:圆。
6:圈儿。
7:东汉时地名,即“旋门关” 。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西南。
8:立即,随即。
9:同时进行。
10:逐渐。
11:随意,漫然。
12:姓。
xuàn
1:转轴。
2:温酒器。通称“旋子”。
3:茶炊。
4:铜锡盘。
5:回旋着切削。
6:用旋温酒。
7:屡次,常常。
zhǒng
1:(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2:同本义。
3:跟随。
4:至;亲到。
5:继承。
6: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死不旋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ǐ bù xuán zhǒng)。abac式组合,死不旋踵意思是:形容人临死时毫不犹豫,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决绝。 强调勇气和决绝,表现出面对死亡的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