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abac式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注音ㄘˊㄧㄢˊㄧˊㄓㄥˋ
繁体詞嚴義正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词严义正的解释
形容言辞严厉,义正辞严,通常用于指责或批评他人时,态度坚决,理由充分。
出处

1.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2.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词严而义正,言而有信,信而有征。'
寓意
强调在面对不公或错误时,勇敢坚决地维护正义和真理。
列子

1.

面对同学的错误行为,老师词严义正地进行了批评。

2.

在讨论会上,他词严义正地指出项目中的漏洞。

3.

妈妈词严义正地教育孩子不要撒谎。

4.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员工们词严义正地向领导提出抗议。

5.

在辩论赛中,他词严义正地反驳了对手的观点。

6.

这真可谓‘~’。所举的群小,也都确定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

词严义正的翻译
德语
streng und gerecht
日语
厳正かつ正義
法语
sévère et juste
英语
stern and righteous
词严义正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同本义。
3:诗文中的词语。
4:状纸;诉讼。
5: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6:说,告诉。
yán
1:同本义。
2:严厉;严肃。
3:紧密。
4:猛烈,严酷。
5:威严、威信。
6:警戒。
7:畏惧。
8:尊敬,尊重。
9:(kàn)。远望。
10:姓。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词严义正,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í yán yì zhèng)。abac式组合,词严义正意思是:形容言辞严厉,义正辞严,通常用于指责或批评他人时,态度坚决,理由充分。 强调在面对不公或错误时,勇敢坚决地维护正义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