瞠乎其后的解释
形容远远落在后面,望尘莫及。表示某人或某事物的发展速度或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人或事物。
出处
1.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2.
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瞠乎其后,不敢望其项背。”寓意
提醒人们要努力奋进,避免在竞争中落后。
列子
1.
他在学习上瞠乎其后,总是跟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2.
比赛中,他跑得太慢,瞠乎其后,只能看着别人冲过终点。3.
在科技发展上,该公司瞠乎其后,无法与行业领导者竞争。4.
小明在绘画比赛中瞠乎其后,作品没有得到评委的青睐。5.
在新技能的掌握上,他瞠乎其后,总是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练习。6.
乾隆朝的“十全武功”固然~,就是康熙朝的平三藩之乱,论规模、论艰难,也都不如。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瞠乎其后的翻译
德语
weit zurück
日语
遙かに後れ
法语
loin derrière
英语
far behind
瞠乎其后的字意分解
chēng
1:瞪着眼看。
hū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jī
1:周年。
qí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瞠乎其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ēng hū qí hòu)。abac式组合,瞠乎其后意思是:形容远远落在后面,望尘莫及。表示某人或某事物的发展速度或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人或事物。 提醒人们要努力奋进,避免在竞争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