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加点的解释
形容文章写得流畅自然,不加标点符号也能读得通顺,常用来赞美文章的文笔。
出处
1.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2.
《文心雕龙·练字》:'文不加点,言不加饰。'寓意
强调文章的流畅性和自然性,赞美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文笔功底。
列子
1.
他的作文文不加点,老师都忍不住称赞。2.
这篇小说读起来文不加点,真是让人爱不释手。3.
她写的信文不加点,让人感到她的文采出众。4.
这篇报告文不加点,逻辑清晰,令人佩服。5.
他的诗歌文不加点,读起来朗朗上口。6.
援笔一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文不加点的翻译
德语
fließende und natürliche Schrift
日语
文章が流暢で自然
法语
écriture fluide et naturelle
英语
fluent and smooth writing
文不加点的字意分解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ā
1:(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同本义。
3:增加。
4:放在上面,加上。
5:施加;强加。
6:凌驾,侵凌。
7: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8:益处;好处。
9:姓。
diǎn
1:(形声。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2:细小的黑色斑痕。
3:小滴。
4: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又指旧时读书标明句逗及品评文章所用“、”号及其动作。如:点撇(文字的点和撇)。
5: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6: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7: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8:规定的时间 如:船误点;火车准点到达。
9:引申为玷污。
10: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11:指定,选派。
12:评论。
13:短暂接触。
14:表示少量。点儿化。
dian
1:收拾;贿赂。

文不加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bù jiā diǎn)。abcd式组合,文不加点意思是:形容文章写得流畅自然,不加标点符号也能读得通顺,常用来赞美文章的文笔。 强调文章的流畅性和自然性,赞美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文笔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