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 jī zhǒu zhī shǐ

abac式
拼音jī zhǒu zhī shǐ
注音ㄐㄧㄓㄡˇㄓㄕˇ
繁体箕帚之使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箕帚之使的解释
比喻极轻微的差使或微不足道的职务。
出处

1.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指项羽给刘邦的婿吕泽的差事。
寓意
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满足于低微的职位。
列子

1.

他被安排做一些箕帚之使的小事,觉得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发挥。

2.

虽然只是箕帚之使,但她依然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

3.

小李不满于只被分配到箕帚之使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大的挑战。

4.

在公司里,他从箕帚之使做起,一步步晋升到管理层。

5.

她觉得自己被委以箕帚之使,感到很不甘心。

箕帚之使的翻译
德语
niedere Aufgaben
日语
雑用
法语
tâches subalternes
英语
menial tasks
箕帚之使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2:同本义。
3: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4: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5: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
ji
1:——见“簸箕”(bòji)。
zh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扫帚形。本义:扫帚) 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ǐ
1:(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2:同本义。
3:派遣。
4:致使;让;叫。
5:运用;使用。
6:使唤;役使;支使。
7:出使。
8:放纵,任性。
9:主使。
10:使者。
11:使命。
12:佣人;奴仆。
13:假如;如果。
14:姓。

箕帚之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 zhǒu zhī shǐ)。abac式组合,箕帚之使意思是:比喻极轻微的差使或微不足道的职务。 提醒人们要重视自己的价值,不要轻易满足于低微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