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蚓叫的解释
形容夜晚田野里蛙声和蚯蚓声此起彼伏的景象,常用来描绘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出处
1.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坊刻诗话后》:“小慧私智,不知大体,自安于蛙鸣蚓叫,君子亦无校也。”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虽然诗中未直接提及蛙鸣蚓叫,但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生机。寓意
表达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列子
1.
夜晚散步在乡村小路上,耳边传来蛙鸣蚓叫,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与惬意。2.
夏天的夜晚,坐在院子里听着蛙鸣蚓叫,凉风习习,真是享受。3.
孩子们在田野里玩耍,背景是此起彼伏的蛙鸣蚓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画卷。4.
在乡间度假时,窗外传来的蛙鸣蚓叫声让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5.
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听着蛙鸣蚓叫,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蛙鸣蚓叫的翻译
德语
das Quaken der Frösche und das Zirpen der Würmer
日语
カエルの鳴き声とミミズのさえずり
法语
le coassement des grenouilles et le chant des vers
英语
the croaking of frogs and the chirping of worms
蛙鸣蚓叫的字意分解
wā
1:(形声。从虫,圭声。本义:田鸡类动物。青蛙) 同本义。
2:凹隐。扳着脸的样子。
míng
1:(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同本义。
3: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4:泛指发声。
5:又如鸣石(撞击则会发出声响的石头);鸣玉(古人佩于腰间的玉饰。行走时相互撞击而发声);鸣琴(指琴。又比喻瀑布的声音);鸣鞭(挥鞭发出声响);鸣銮(车上的銮铃鸣响。指天子或贵族出行)。
6:震惊。
7:申告。
8:言说;称说。
9:闻名,著称。
10:假借为“明”。光明,明亮。
yǐn
1:蚯蚓。
jiào
1:(形声。本义:呼,喊)。
2:同本义。
3:招唤,招呼。
4:鸣叫。
5:[方言] 叫子(哨儿)。清明到,做【麦叫】,一头吹,一头笑。

蛙鸣蚓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ā míng yǐn jiào)。abab式组合,蛙鸣蚓叫意思是:形容夜晚田野里蛙声和蚯蚓声此起彼伏的景象,常用来描绘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表达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