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手顿足的解释
形容因焦急、愤怒或激动等情绪而搓手跺脚的动作,表达一种急切或不安的情绪。
出处
1.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你要把老爷的大事误了那可怎么好!’说着急得搓手顿足。”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袒臂搓手顿足,士皆泣,泣数行下。”寓意
表达因某种情绪而产生的急切不安的行为,提醒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
列子
1.
听到孩子还没有回家,妈妈在门口搓手顿足,急得不行。2.
比赛进入最后几分钟,球迷们搓手顿足,为自己的队伍加油。3.
等待考试成绩的日子,学生们搓手顿足,紧张不安。4.
看到火势越来越大,消防员们搓手顿足,急于救火。5.
在医院等待手术结果的家属们搓手顿足,焦急万分。6.
辅成~了半晌,没个理会。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搓手顿足的翻译
德语
die Hände ringen und mit den Füßen stampfen
日语
手をこすり足を踏み鳴らす
法语
se tordre les mains et taper des pieds
英语
wring hands and stamp feet
搓手顿足的字意分解
cuō
1:(形声。从手,差声。本义:两掌互相摩擦)。
2:同本义。
3:急迫。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dú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dùn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7: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8:立刻。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搓手顿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uō shǒu dùn zú)。abac式组合,搓手顿足意思是:形容因焦急、愤怒或激动等情绪而搓手跺脚的动作,表达一种急切或不安的情绪。 表达因某种情绪而产生的急切不安的行为,提醒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