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abcd式
拼音yǐn jīng jù diǎn
注音ㄧㄣˇㄐㄧㄥˋㄐㄩˋㄉㄧㄢˇ
繁体引經據典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引经论典
  • 引证经典
  • 引经立论
反义词
引经据典的解释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典故来说明道理或加强论证的表达方式。
出处

1.

《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2.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引经据典,以证其说。'
寓意
强调引用经典的重要性,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列子

1.

他在演讲中引经据典,赢得了听众的赞赏。

2.

写作论文时,学生们常常需要引经据典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老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辩论赛中,他引经据典,驳倒了对手的论点。

5.

研究报告中,作者引经据典,增强了报告的说服力。

6.

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引经据典的翻译
德语
klassische Werke zitieren
日语
古典を引用する
法语
citer des classiques
英语
quote classics
引经据典的字意分解
yǐn
1:(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2:同本义。
3:拉,牵挽。
4:延长;延续。
5:伸着。
6:牵连;攀供。
7:引导。
8:带领。
9:引决、自尽。
10:援引。
11:荐举。
12:招致。
13: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
14:退避。
15: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16:吸引。
17: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18:举起;竖起。
19: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20:承认。
21: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22:延请。
23:取过来,拿出。
24:引车前行的皮带。
25: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26: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27:通行执照。
28:长久。
29: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1:——“拮据”(jié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1:(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同本义。
3:依靠,凭借。
4:根据。
5:占有,占据。
6:按着。
7:安;定。
8: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diǎ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2:同本义。
3:法律;法规。
4:主持;主管。
5: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引经据典,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n jīng jù diǎn)。abcd式组合,引经据典意思是: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典故来说明道理或加强论证的表达方式。 强调引用经典的重要性,增强论述的说服力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