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abac式
拼音chéng qián qǐ hòu
注音ㄔㄥˊㄑㄧㄢˊㄑㄧˇㄏㄡˋ
繁体承前啓後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承前启后的解释
指承接前面的,开启后面的,常用于表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出处

1.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2.

清·王士禛《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承前启后,立意高古。'
寓意
强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性,体现对历史和未来的责任感。
列子

1.

这个会议在公司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

他在家族企业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

这本书在历史研究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

这个项目在技术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

他在团队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6.

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 ★鲁迅《两地书》一一

承前启后的翻译
德语
die Vergangenheit fortsetzen und die Zukunft eröffnen
日语
前を継ぎ後を啓く
法语
relier le passé et ouvrir l'avenir
英语
carry on the past and open up the future
承前启后的字意分解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继承。
3:接受;承受。
qián
1:(本义:前进)。
2:同本义。
3:引导。
4:进见。
5:剪裁。
6: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7: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8:预先;事前。
9:目前。
10:箭竹。
1:(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2:同本义。
3:经传皆作“啟”。
4:启发;教育。
5:出发;起程。
6:开拓;开创。
7:启奏;禀告。
8:又。
9:跪。
10:省视,察看。
11:书信。
12:官方文件。
13: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
hòu
1:(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2:同本义。
3:帝王的妻子。
4:古代指列国诸侯。
5: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
6: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
7:(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
8:同本义。
9:承继。
10:后代,子孙。
11:次序在后。
12: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
13:后面,位置在后。

承前启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éng qián qǐ hòu)。abac式组合,承前启后意思是:指承接前面的,开启后面的,常用于表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强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性,体现对历史和未来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