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时病俗的解释
悯时病俗指的是对社会现状感到悲悯和对世俗的病态感到厌恶,常用来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出处
1.
宋·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悲悯之情。寓意
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世俗病态的厌恶,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
列子
1.
看到街头流浪汉的处境,他不禁悯时病俗,感慨万千。2.
每次看到新闻中报道的社会不公现象,她总会悯时病俗,感叹世风日下。3.
老人在公园看到年轻人不尊老爱幼的现象,悯时病俗地摇了摇头。4.
作家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表达了对社会的悯时病俗之情。5.
面对城市中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他悯时病俗,决定采取行动。6.
如仆辈虽念此痛痒相关,不能无~之意。 ★明·唐顺之《答冯午山提学书》悯时病俗的翻译
德语
die Zeiten bemitleiden und die Vulgarität verabscheuen
日语
時を哀れみ俗を病む
法语
plaindre les temps et détester la vulgarité
英语
pity the times and detest the vulgarity
悯时病俗的字意分解
mǐn
1:(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2:忧愁;烦闷。
shí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7:时机;机会。
8:岁月,光阴。
9:指时势或时局。
10:代,朝。
11:气候。
12:合时宜的,适时的。
13:当时的。
14:善,好。
15:相当于“常常”、“经常”。
16:相当于“有时”、“偶尔”。
17:按时,到时候。
18:当时,这时,那时。
19: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20:适时;合于时宜。
21:伺候;等待。
22:处,处于。
23:承,承受。
24:姓。
bìng
1:(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同本义。
3: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4:缺点,毛病,瑕疵。
5:疾苦,痛苦。
6:困难,不利。
7:枯萎。
8:生病。
9:担心,忧虑。
10:苦恼,困恼。
11:疲累,倦困。
sú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悯时病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ǐn shí bìng sú)。abac式组合,悯时病俗意思是:悯时病俗指的是对社会现状感到悲悯和对世俗的病态感到厌恶,常用来表达对社会不满和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世俗病态的厌恶,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