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善戒恶的解释
劝人向善,戒除恶行。强调通过劝导的方式促使人们改正错误,提升道德水平。
出处
1.
《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2.
出自佛教用语,常见于佛教经典,如《大智度论》等,意在通过劝导使人改过迁善。寓意
倡导通过劝导的方式提升道德修养,促使社会和谐。
列子
1.
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要劝善戒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
在社区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劝善戒恶的道理。3.
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劝善戒恶,保持正直。4.
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观众传递了劝善戒恶的重要性。5.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们要劝善戒恶。6.
生有善行,死有善谥,所以~也。 ★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卷四十引《五经通义》劝善戒恶的翻译
德语
zum Guten ermahnen und vom Bösen abhalten
日语
善を勧め悪を戒める
法语
encourager le bien et dissuader le mal
英语
encourage good and discourage evil
劝善戒恶的字意分解
quàn
1:(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2:同本义。
3:劝说。
4:勤勉;努力。
5:细看,看。
6:喜乐。
7:姓。
shàn
1:(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2:同本义。
3:好;美好。
4:善良;好心。
5:慈善。
6:表示应诺。对,好。
7:高明,工巧。
8: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9:善于,擅长。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
10:修治。
11:羡慕。
12:喜爱。
13:认为好。
14:赞许。
15:友好,亲善。
16:好人;好事;好处。
17:好好地。
18:多;常;易。
19:姓。
jiè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同本义。
3:告诫。
4:预备;准备。
5:戒除。
6:斋戒。
7:警戒之事。
8:界限,分界。
è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3:泛指一般罪恶。
4:恶人;坏人。
5:丑陋。
6:坏;不好。
7:污秽;肮脏。
8:贫瘠。
wū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2:表示惊讶。
ě
1:要呕吐的感觉
wù
1:讨厌;憎恶。
2:嫉妒。
3:诽谤;中伤。
4:忌讳。
5:羞耻,羞愧。

劝善戒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uàn shàn jiè è)。abcd式组合,劝善戒恶意思是:劝人向善,戒除恶行。强调通过劝导的方式促使人们改正错误,提升道德水平。 倡导通过劝导的方式提升道德修养,促使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