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之功 zhú bó zhī gōng

abac式
拼音zhú bó zhī gōng
注音ㄓㄨˊㄅㄛˊㄓㄍㄨㄥ
繁体竹帛之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竹帛之功的解释
形容文献记载的功劳。竹帛是古代的竹简和丝帛,用来书写文字,象征文献。
出处

1.

《汉书·苏武传》:“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2.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负贲之勇,有国士之誉,足以为将矣,况以竹帛之功乎?'
寓意
强调通过文献记载来传承和纪念个人的功绩和贡献。
列子

1.

他的研究成果被载入史册,堪称竹帛之功。

2.

这位作家的小说被誉为竹帛之功,影响深远。

3.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学术界取得了竹帛之功。

4.

她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竹帛之功,值得敬仰。

5.

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导演的竹帛之功,获得了众多奖项。

6.

莫不持绳待试,贾勇争先;思垂~,誓雪朝廷之耻。(《旧唐书·郑畋传》)

竹帛之功的翻译
德语
aufgezeichnete Leistungen
日语
竹帛の功績
法语
exploits enregistrés
英语
recorded achievements
竹帛之功的字意分解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1:(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2:同本义。
3:指帛书。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gōng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7:土木营造之事。
8:工程和劳动人力。

竹帛之功,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ú bó zhī gōng)。abac式组合,竹帛之功意思是:形容文献记载的功劳。竹帛是古代的竹简和丝帛,用来书写文字,象征文献。 强调通过文献记载来传承和纪念个人的功绩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