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了之 bù liǎo liǎo zhī

abac式
拼音bù liǎo liǎo zhī
注音ㄅㄨˋㄌㄧㄠˇㄌㄧㄠˇㄌㄧㄠˇㄌㄧㄠˇㄓ
繁体不瞭瞭瞭瞭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不了了之的解释
指事情没有结果或不了了之,常用来描述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或处理。
出处

1.

宋·叶少蕴《避暑录话》卷上:“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戏谈。”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得所欲,然后死,不失为大丈夫。且沛公安在?吾欲与决生死。”' 后人用'不了了之'来形容事情没有结果。
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情拖延而无结果。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的争吵最终不了了之,大家都觉得很遗憾。

2.

关于这个项目的讨论拖了很久,最后不了了之。

3.

他们之间的误会一直没有解释清楚,就这样不了了之。

4.

这个计划因为资金问题,最终不了了之。

5.

两人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最终不了了之。

6.

刚才的争论就这样~。 ★叶圣陶《小病》

不了了之的翻译
德语
ungelöst bleiben
日语
解決されないまま
法语
resté en suspens
英语
left unsettled
不了了之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liǎo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liǎo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le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不了了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liǎo liǎo zhī)。abac式组合,不了了之意思是:指事情没有结果或不了了之,常用来描述事情没有得到解决或处理。 提醒人们要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事情拖延而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