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仁蹈义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践行仁爱和正义的行为,强调其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出处
1.
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切见同郡和模,字虑则,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后人引申为履行仁爱,践行正义的行为。寓意
强调一个人应该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正义,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
列子
1.
他总是履仁蹈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深受大家的爱戴。2.
在危难时刻,他履仁蹈义,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大家。3.
她坚持履仁蹈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影响了很多人。4.
小明从小受到履仁蹈义的教育,长大后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5.
即使面临困难,他依然履仁蹈义,不改初心。履仁蹈义的翻译
德语
Barmherzigkeit und Gerechtigkeit praktizieren
日语
仁義を実践する
法语
pratiquer la bienveillance et la justice
英语
practice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履仁蹈义的字意分解
lǚ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rén
1:(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3:有德者之称。
4:旧指有仁德的人。
5: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6:完美的道德。
7:仁政。
8:恩惠。
9:同情, 怜悯。
10:人。
11:古县名。
12:水名。
13: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
14:温润。
15:亲爱。
16:同情;怜悯。
17:思念。
18:姓。
dǎo
1:(形声。从足,舀(yǎo)声。本义:踩,踏)。
2:同本义(往往有冒险的意味)。
3:顿足踏地。
4:遵循。
5:实行。
6:朝某方向走;行。
yí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yì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履仁蹈义,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ǚ rén dǎo yì)。abac式组合,履仁蹈义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践行仁爱和正义的行为,强调其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强调一个人应该在生活中践行仁爱和正义,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