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疑不断的解释
形容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出处
1.
唐·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亮犹豫不决,迟疑不斷”。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果断,避免因犹豫而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选择,晓明迟疑不断,最终错过了最佳时机。2.
在买哪件衣服上,小丽迟疑不断,最后什么也没买。3.
面对考试题目,小刚迟疑不断,浪费了很多时间。4.
在决定去哪里旅游时,朋友们迟疑不断,计划一拖再拖。5.
在选择餐厅时,大家迟疑不断,最后决定还是去老地方。迟疑不断的翻译
德语
ständig zögern
日语
ためらいが絶えない
法语
hésiter constamment
英语
hesitate repeatedly
迟疑不断的字意分解
chí
1:(形声。本义:慢慢走)。
2:同本义。泛指慢。
3: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4:迟疑;犹豫。
5:晚。
6:长久。
yí
1:(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同本义。
3:迷惑,犹豫不定。
4:猜度;估计。
5:疑问。
6:怪异。引申为责怪。
7:类似;好像。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uàn
1:(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同本义。
3:断开;断绝。
4:拦截;拦劫。
5:判断;裁决。
6:分;区分;划分。
7:斩杀,宰杀。
8:绝对;一定。

迟疑不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í yí bù duàn)。abab式组合,迟疑不断意思是:形容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果断,避免因犹豫而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