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来复去 fǎn lái fù qù

abab式
拼音fǎn lái fù qù
注音ㄈㄢㄌㄞˊㄈㄨˋㄑㄩˋ
繁体番來復去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番来复去的解释
形容来回反复地做某事,通常表示一种持续的、反复的动作或状态。
出处

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2.

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五十四回:“番来复去,总是这个道理。”
寓意
强调一种反复进行的过程,提醒人们注意行为的持续性和耐心。
列子

1.

他番来复去地检查作业,生怕有任何错误。

2.

小狗番来复去地追逐自己的尾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3.

她番来复去地调整花瓶的位置,直到觉得完美为止。

4.

他番来复去地考虑这个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5.

孩子们番来复去地玩着同样的游戏,乐此不疲。

番来复去的翻译
德语
hin und her
日语
往復
法语
aller et retour
英语
back and forth
番来复去的字意分解
fān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
2:更替,轮值。
3:次,回。
4:片;枚;块。
5: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
6:草木茂盛。
7:篱笆。
pān
1:
2:姓。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1:(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同本义。
3:引申为恢复。
4:回归,还原。
5:回答。
6:报复。
7:免除。
8:覆盖。引申为庇护。
9:又,再。中断再开始。
10: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11:重复;繁复。
12:夹层。
13:重叠。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番来复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ǎn lái fù qù)。abab式组合,番来复去意思是:形容来回反复地做某事,通常表示一种持续的、反复的动作或状态。 强调一种反复进行的过程,提醒人们注意行为的持续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