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事不暇的解释
形容事务繁忙,顾不上礼节或其他事情。
出处
1.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从荣诸王敬事不暇,独忌从珂威名,每于帝前屡言其短,巧作窥图,冀能倾陷。”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敬事不暇,敢忘寝食乎?'寓意
提醒人们在忙碌时要保持对重要事务的专注,但也要注意平衡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列子
1.
公司年底项目多,大家都敬事不暇,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2.
临近考试,学生们复习功课敬事不暇,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3.
新店开张,老板敬事不暇,连招呼客人的时间都没有。4.
节假日商场促销,店员们敬事不暇,忙得不可开交。5.
婚礼当天,新人敬事不暇,连和亲友聊天的机会都没有。6.
至是,重诲用事,自皇子从荣、从厚皆~。 ★《资治通鉴·后唐纪六》敬事不暇的翻译
德语
zu beschäftigt, um sich um andere Dinge zu kümmern
日语
忙しくて他のことを顧みる暇がない
法语
trop occupé pour s'occuper d'autres affaires
英语
too busy to attend to other matters
敬事不暇的字意分解
jìng
1:(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同本义。
3: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4:尊重,尊敬。
5: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6:姓。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á
1:(形声。从日,叚(xiá)声。本义:空闲,闲暇) 同本义。
2:——龚自珍《病梅馆记》。
3:悠闲。
4:从容,不慌不忙,大方自如。

敬事不暇,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g shì bù xiá)。abcd式组合,敬事不暇意思是:形容事务繁忙,顾不上礼节或其他事情。 提醒人们在忙碌时要保持对重要事务的专注,但也要注意平衡生活中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