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之谈的解释
指的是街坊邻里之间的闲谈、聊天,通常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八卦。
出处
1.
宋·曾敏行《独醒杂说·附录》:“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里杂家,里谈巷议,无不记览。”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后演变为“里巷之谈”来形容街坊邻里的闲聊。寓意
强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社区的和谐氛围。
列子
1.
周末的时候,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里巷之谈,聊聊最近的趣事。2.
小区里的老人们喜欢坐在公园里里巷之谈,讨论各种生活小事。3.
每天下午,奶奶总会和几个老朋友里巷之谈,时间过得很快。4.
在小镇的集市上,人们常常边走边里巷之谈,气氛非常热闹。5.
放学后,孩子们在小区里里巷之谈,分享着学校里的趣闻。6.
今~,动以古为诟戏,不知今日口之所食,身之所衣,皆古人遗法而不可违者。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八里巷之谈的翻译
德语
Nachbarschaftsklatsch
日语
近所の噂話
法语
bavardages de quartier
英语
neighborhood gossip
里巷之谈的字意分解
lǐ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tán
1:(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2:同本义。
3:称赞。

里巷之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xiàng zhī tán)。abcd式组合,里巷之谈意思是:指的是街坊邻里之间的闲谈、聊天,通常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八卦。 强调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社区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