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囊之情 chǔ náng zhī qíng

abcd式
拼音chǔ náng zhī qíng
注音ㄔㄨˇㄋㄤˊㄓㄑㄧㄥˊ
繁体楚囊之情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楚囊之情的解释
形容一种深厚而难以言喻的情感,通常指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出处

1.

《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2.

出自《楚辞·九歌·湘君》中的“楚囊之情”,原意是指楚国人对故土的深情。
寓意
表达对故乡或亲人的深厚感情,强调情感的深沉和难以言喻。
列子

1.

每当听到家乡的民谣,他总会想起楚囊之情,不由得泪水盈眶。

2.

远在他乡的她,每逢佳节倍思亲,楚囊之情油然而生。

3.

看着老照片,他心中涌起楚囊之情,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故乡。

4.

在外漂泊多年,他始终无法忘怀楚囊之情,梦里常回到故土。

5.

每次品尝家乡的美食,她都会感受到楚囊之情,思念家乡的味道。

6.

公临危审正,载惟话言,~,惟几而弥固。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楚囊之情的翻译
德语
tiefe Gefühle für die Heimat
日语
故郷への深い感情
法语
sentiment profond pour sa patrie
英语
deep sentiment for one's homeland
楚囊之情的字意分解
chǔ
1:(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3:周朝时国名。
4: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5: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6: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7:酸辛痛苦。
8:齐整;清晰。
9:鲜艳,华丽。
10:拷打。
11:姓。
náng
1:(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2:同本义。
3:用口袋装。
4:又。
5:覆盖;蒙住。
nāng
1:
2: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qíng
1:(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同本义。
3:本性。
4:爱情。
5:实情,情况。
6:私情;人情;情分。
7:情趣,兴趣。
8:道理;情理。
9:形态;情态;姿态。
10:真诚,真实。

楚囊之情,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chǔ náng zhī qíng)。abcd式组合,楚囊之情意思是:形容一种深厚而难以言喻的情感,通常指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表达对故乡或亲人的深厚感情,强调情感的深沉和难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