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药而愈 bù yào ér yù

abcd式
拼音bù yào ér yù
注音ㄅㄨˋㄧㄠˋㄦˊㄩˋ
繁体不藥而瘉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自愈
  • 痊愈
  • 康复
反义词
不药而愈的解释
指的是不使用药物而自然痊愈,形容疾病轻微或身体自愈能力强。
出处

1.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2.

《汉书·王莽传》:'莽病,不药而愈。'
寓意
强调身体的自愈能力和自然恢复的重要性。
列子

1.

小明的感冒不药而愈,他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2.

她的皮肤过敏症状在几天后不药而愈了。

3.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他的疲劳不药而愈。

4.

孩子的轻微擦伤不药而愈,几天后就好了。

5.

他的胃痛在调整饮食后不药而愈。

6.

刚才着了凉的不爽快,也就~了。 ★叶圣陶《马铃瓜》

不药而愈的翻译
德语
ohne Medikamente genesen
日语
薬を使わずに治る
法语
guérir sans médicaments
英语
recover without medication
不药而愈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ào
1:(形声。从艸,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艸)。
2:同本义。
3:指某些有化学作用的物质。
4:特指火药。
5:用药治疗。
6: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2:胜过。
3:更加;越发。

不药而愈,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yào ér yù)。abcd式组合,不药而愈意思是:指的是不使用药物而自然痊愈,形容疾病轻微或身体自愈能力强。 强调身体的自愈能力和自然恢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