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寒洞肃 lín hán dòng sù

abcd式
拼音lín hán dòng sù
注音ㄌㄧㄣˊㄏㄢˊㄉㄨㄥˋㄙㄨˋ
繁体林寒洞肅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林寒洞肃的解释
形容天气寒冷,洞穴里也显得阴冷肃杀。多用来描述环境的寒冷和萧条。
出处

1.

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望余雪》诗句“林寒洞肃,山气日夕佳”,用来描绘终南山冬季的景象。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的变化,适应自然的严酷条件。
列子

1.

冬天到了,山上的林寒洞肃,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

2.

进入山洞后,立刻感觉到林寒洞肃的气氛,让人感到一阵冷意。

3.

在这样的林寒洞肃的环境中,游客们纷纷加上了厚厚的外套。

4.

虽然是夏天,但山洞里的林寒洞肃依然让人感到凉爽。

5.

那天天气特别冷,山林呈现出一片林寒洞肃的景象。

林寒洞肃的翻译
德语
kalt und trostlos
日语
寒々として厳粛
法语
froid et désolé
英语
cold and bleak
林寒洞肃的字意分解
lín
1:(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同本义。
3: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4: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5:众多的样子。
6:姓。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dòng
1:(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2:同本义。
3:窟窿;孔穴。
4: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
5:贯穿;通达。
6:通晓;知悉。
1:(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2:同本义。
3:庄重;严肃。
4:清静;安静。
5:峻急。十万火急的。
6:敏捷
7:揖拜。拜礼之一。即揖。今妇人行礼称端肃,朋友通函称肃启、谨肃,本此。
8:恭敬地引进。
9:衰落,萎缩。
10:清除;平靖;肃清。
11:整饬;整肃。
12:古代州名 。隋置。在今甘肃省。

林寒洞肃,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lín hán dòng sù)。abcd式组合,林寒洞肃意思是:形容天气寒冷,洞穴里也显得阴冷肃杀。多用来描述环境的寒冷和萧条。 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的变化,适应自然的严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