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事制变 lín shì zhì biàn

abcd式
拼音lín shì zhì biàn
注音ㄌㄧㄣˊㄕˋㄓˋㄅㄧㄢˋ
繁体臨事製變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临事制变的解释
意思是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强调灵活应变的能力。
出处

1.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2.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后演变为'临事制变'。
寓意
强调面对变化时要灵活应对,体现出智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突发的天气变化中,导游临事制变,迅速调整了行程安排。

2.

比赛中,队长临事制变,及时调整了战术,赢得了比赛。

3.

面对市场的波动,公司管理层临事制变,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

4.

在野外探险时,队员们临事制变,找到了新的路径。

5.

在项目进度受阻时,项目经理临事制变,重新分配了任务。

临事制变的翻译
德语
sich den verändernden Umständen anpassen
日语
臨機応変
法语
s'adapter aux circonstances changeantes
英语
adap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临事制变的字意分解
lín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同本义。
3: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4: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5:碰上, 逢着。
6: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7:又。
8:攻伐;胁制。
9: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
10:治理、管理、统治 。
11: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12: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lìn
1: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zhì
1: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同本义。
3:制定,用文字规定。
4:控制;制服。
5:又。
6:又。
7:抑制,限制,忍住。
8:裁决,决断。
9:抵押。
10:规章,制度。
11:又。
12:式样。
13:规模。
14:守父母之丧为制。
15: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16:(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17:同本义。
18:制造,制作器物。
19:作品,文章。
20:式样。
biàn
1:(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变通。
4:发动事变。
5: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6: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临事制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ín shì zhì biàn)。abcd式组合,临事制变意思是:意思是根据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强调灵活应变的能力。 强调面对变化时要灵活应对,体现出智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