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作解人 qiǎng zuò jiě rén

abac式
拼音qiǎng zuò jiě rén
注音ㄐㄧㄤˋㄗㄨㄛˋㄐㄧㄝˋㄖㄣˊ
繁体強作解人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强作解人的解释
形容勉强充当和事佬,勉强调解别人的纠纷或矛盾。
出处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2.

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卢太学巧借黄狮子》:'我且去做个和事佬,强作解人,劝他二人罢手。'
寓意
提醒人们在处理矛盾时要谨慎,不要勉强介入,以免适得其反。
列子

1.

小明在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强作解人,结果反而让矛盾更大了。

2.

为了让家人不再争吵,妈妈强作解人,但效果并不理想。

3.

在朋友的聚会上,他强作解人,希望大家能和好如初。

4.

同事之间有了误会,他强作解人,试图化解矛盾。

5.

小丽看到邻居吵架,强作解人,结果自己也被卷了进去。

6.

你给我胡乱编派是哪一派的剑法,~,不是太可笑了吗?” ★梁羽生《牧野流星》第十四回

强作解人的翻译
德语
den Friedensstifter spielen
日语
仲裁者を演じる
法语
jouer le médiateur
英语
play the peacemaker
强作解人的字意分解
jiàng
1:倔强;固执。
2:僵硬。
qiáng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7:强健;健壮,有力。
8:刚强;坚决。
9:强横。
10:强暴。
11:优越;好。
12:略多于…的。
13:强有力的弓。
14:强者。
15:使强,加强。
16:姓。
qiǎng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zuō
1:作坊,手工业工场。
zuò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7:《与元九书》。
8:振作。
9:充当。
10:当作。
11:建筑。
12:发出音响,演奏。
13: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14:生出,长出来。
15: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16:培育,造就。
17: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18:担任。
19: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20:发生,发作。
21:发出,放射。
22:发动。
23: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24:咒诅。
25:作品;文章。
26:事情,事业。
27:措施;办法。
jiě
1:(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同本义。
3:解体,离散。
4:分解,熔化。
5:解除,解围。
6:解开。
7:解释,说明。
8:晓悟;明白。
9:脱去;松开。
10:打开,开放。
11:缓解。
12:助动词。能,会,得。
13:道家以为修道者死后魂魄脱离尸体而成仙,称为“尸解”。
14:见解,见识。
jiè
1:(词源见jiě声解)。
2: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3:押送财物或犯人。
4:兑换。
xiè
1:兽名。
2: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3: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5:姓。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强作解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ǎng zuò jiě rén)。abac式组合,强作解人意思是:形容勉强充当和事佬,勉强调解别人的纠纷或矛盾。 提醒人们在处理矛盾时要谨慎,不要勉强介入,以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