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来线去 sī lái xiàn qù

abcd式
拼音sī lái xiàn qù
注音ㄙㄌㄞˊㄒㄧㄢˋㄑㄩˋ
繁体絲來綫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丝来线去的解释
形容思路复杂,来回思考,犹豫不决的样子。
出处

1.

《朱子全书·论语》:“但颜子得圣人说一句,直是倾肠倒肚是了,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宝玉道:‘我原说不用操心,你偏不信;今儿丝来线去的,急得你这个样儿!’”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果断,避免过度犹豫而错失良机。
列子

1.

面对众多选择,他丝来线去,最终还是没能做出决定。

2.

她在买哪件衣服上丝来线去,迟迟不能抉择。

3.

小明在选择学校时丝来线去,考虑了很多因素。

4.

对于这次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他丝来线去,始终拿不定主意。

5.

在选购礼物时,她丝来线去,最终选了一个大家都喜欢的。

丝来线去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und schwanken
日语
迷い悩む
法语
hésiter et vaciller
英语
hesitate and waver
丝来线去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2:同本义。
3: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4:线。
5:丝织品。
6: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7: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8:缫丝;纺丝。
9: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10: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11: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xiàn
1:(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同本义。
3:细长如线的东西。
4:线索。
5: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丝来线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ī lái xiàn qù)。abcd式组合,丝来线去意思是:形容思路复杂,来回思考,犹豫不决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果断,避免过度犹豫而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