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往之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充满渴望和期待。
出处
1.
《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人根据孔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引申出此成语。寓意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
列子
1.
小明看到书中描述的美丽风景,心向往之,决定暑假去旅行。2.
听到朋友描述国外的生活方式,她心向往之,计划出国留学。3.
看到大师的画作,他心向往之,决定去学习绘画艺术。4.
在电影中看到的浪漫爱情故事,让她心向往之,期待自己的爱情。5.
听到老人们讲述过去的美好生活,他心向往之,决定去探访古村落。6.
闻曹州牡丹甲齐、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中》心向往之的翻译
德语
sehnen nach
日语
憧れ
法语
aspirer à
英语
yearn for
心向往之的字意分解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xiàng
1:(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同本义。
3:泛指窗户。
4:方向;方位。
5:过去,往昔。
6:从来,向来。
7:刚才。
8: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9:趋向,亲近。
10:爱;偏爱;偏袒。
11:往,去。
12:从;在。
13: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14:奔向;趋向。
15:接近;临近。
16:旧时,以往。
w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7:昔时;过去。
8:死者。
9:后;以后。
10: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11: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心向往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 xiàng wǎng zhī)。abcd式组合,心向往之意思是:形容对某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充满渴望和期待。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