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也之乎 rén yě zhī hū

abcd式
拼音rén yě zhī hū
注音ㄓㄜˇㄧㄝˇㄓㄏㄨ
繁体者也之乎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者也之乎的解释
这是一组虚词,常用于古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或助词,用于句子中起到修饰或连接的作用。
出处

1.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

2.

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常见于先秦时期的著作中,如《论语》、《孟子》等。
寓意
强调语言的艺术和古文的精妙之处。
列子

1.

他在阅读古文时,常常遇到‘者也之乎’这样的词,觉得很有趣。

2.

老师在讲解文言文时,特意提到了‘者也之乎’的用法。

3.

小明在背诵《论语》时,总是被‘者也之乎’这些词绊住。

4.

她在写古诗词时,喜欢用‘者也之乎’来增添古典韵味。

5.

讨论古文时,大家常常会提到‘者也之乎’的语法作用。

6.

见那诗云子曰、~的人,他就摇首闭目,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

者也之乎的翻译
德语
Partikel wie 'ye', 'zhe', 'zhi', 'hu'
日语
「也」「者」「之」「乎」のような助詞
法语
particules comme 'ye', 'zhe', 'zhi', 'hu'
英语
particles like 'ye', 'zhe', 'zhi', 'hu'
者也之乎的字意分解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1:表示选择,还是。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5: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者也之乎,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rén yě zhī hū)。abcd式组合,者也之乎意思是:这是一组虚词,常用于古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或助词,用于句子中起到修饰或连接的作用。 强调语言的艺术和古文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