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不渝的解释
形容对某种感情、信念或原则忠诚不变,始终如一。
出处
1.
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2.
出自《诗经·邶风·柏舟》中的“之死矢靡它”,后世用来形容忠贞不渝的情感或信念。寓意
强调忠诚和坚定的品质,鼓励人们在感情和信念上保持不变。
列子
1.
她对爱情的态度一直是坚贞不渝,令人感动。2.
他对事业的追求始终坚贞不渝,赢得了大家的尊重。3.
他们的友谊经过岁月的考验,依然坚贞不渝。4.
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坚贞不渝地为理想奋斗。5.
她对家庭的责任感是坚贞不渝的,始终不曾动摇。6.
他对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的翻译
德语
unerschütterliche Treue
日语
不変の忠誠
法语
loyauté inébranlable
英语
unswerving loyalty
坚贞不渝的字意分解
jiān
1:(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2: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3: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4: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5:牢靠,稳定。
6:固执。
7:坚固的东西。
zhēn
1:(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2: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3: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4:坚硬;坚劲。
5:忠;真诚。
6: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ú
1:(形声。从水,俞声。本义:水由净变污,引申为改变,变)。
2:同本义。
3:泛滥。
4:(shū)。通达。
5:中国四川省重庆市的别称 。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

坚贞不渝,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zhēn bù yú)。abac式组合,坚贞不渝意思是:形容对某种感情、信念或原则忠诚不变,始终如一。 强调忠诚和坚定的品质,鼓励人们在感情和信念上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