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势汹汹的解释
形容气势汹汹,气势浩大,通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发展态势或某人的气势。
出处
1.
《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其行。”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汉军皆伏,曰:‘项王虽然,固以其势汹汹!’”寓意
强调事物的发展态势或某人的气势,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感觉。
列子
1.
风暴来袭,海面上波涛汹涌,其势汹汹。2.
比赛开始,运动员们气势如虹,其势汹汹。3.
小狗见到陌生人,龇牙咧嘴,其势汹汹。4.
演讲台上,演讲者慷慨激昂,其势汹汹。5.
火山爆发,熔岩流淌,其势汹汹。6.
有的~走来干涉我们,问我们是什么机关;有的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枪托子去撞各家人家的门。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五章其势汹汹的翻译
德语
mit einem bedrohlichen Schwung
日语
猛々しい勢いで
法语
avec un élan menaçant
英语
with a menacing momentum
其势汹汹的字意分解
jī
1:周年。
qí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7:也许;大概。
8:表示祈使。当,可。
9:将,将要。
10:表示诘问
11:极,甚。
12:如果,假设。
13:或许;大概。
14:还是。表选择。
15:又。
16:用作语助。
17: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18: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19:又。
20:姓。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xiōng
1:(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2:形容声音大;喧嚣。
xiōng
1:(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2:形容声音大;喧嚣。

其势汹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í shì xiōng xiōng)。abcd式组合,其势汹汹意思是:形容气势汹汹,气势浩大,通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发展态势或某人的气势。 强调事物的发展态势或某人的气势,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