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躞不下 dié xiè bù xià

abac式
拼音dié xiè bù xià
注音ㄉㄧㄝˊㄒㄧㄝˋㄅㄨˋㄒㄧㄚˋ
繁体蹀躞不下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蹀躞不下的解释
形容因为害怕、犹豫或谨慎而不敢轻易行动。
出处

1.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2.

《汉书·王莽传》:'蹀躞不下,恐前有伏兵也。'
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果断,不要因为恐惧而停滞不前。
列子

1.

小明面对选择题时蹀躞不下,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2.

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小李蹀躞不下,错失了得分的机会。

3.

面对未知的挑战,小王蹀躞不下,最终选择了放弃。

4.

在商场上,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势,小张蹀躞不下,错失了合作机会。

5.

在人生十字路口,小红蹀躞不下,无法决定未来的方向。

6.

当时恰有两个同与李吉到海宁郡来做买卖的客人,~。 ★《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蹀躞不下的翻译
德语
zögern voranzugehen
日语
進もうと躊躇する
法语
hésiter à avancer
英语
hesitate to move forward
蹀躞不下的字意分解
dié
1:(形声。从足,葉(yè)声。本义:踏,蹈)。
2:同本义。
xiè
1:书卷的杆轴。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蹀躞不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ié xiè bù xià)。abac式组合,蹀躞不下意思是:形容因为害怕、犹豫或谨慎而不敢轻易行动。 提醒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果断,不要因为恐惧而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