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上起下的解释
形容人多势众,气势汹汹,犹如从树上开始向下攻击。比喻攻击或行动的猛烈和彻底。
出处
1.
《花月痕》第四五回清·栖霞居士评阅:“下半折遥承第十回,以碧桃起波,引起下六回文字,亦束上起下,必不可少之文。”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弗听,众怒,树上起下,攻之急。'寓意
强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体现出一种强大的集体力量和行动的决心。
列子
1.
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消防队员们树上起下,迅速控制了火势。2.
在比赛中,队员们树上起下,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3.
为了完成项目,大家树上起下,加班加点,最终按时交付。4.
社区的志愿者们树上起下,清理了整个街道,环境焕然一新。5.
在野外露营时,大家树上起下,搭建起了一个舒适的营地。6.
‘江山’两句,折到人事,~,换头逆入。 ★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唐·圭璋释束上起下的翻译
德语
von oben nach unten angreifen
日语
上から下へ攻撃する
法语
attaquer de haut en bas
英语
attack from top to bottom
束上起下的字意分解
shù
1:(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约束;限制。
4:收拾;整理。
5:搁置。
6:把,小捆。
7:姓。
shàng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7:时间,时候。
8:方位词,边,畔。
9:上等,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10:时间或次序在前。
11:远;久远。
12:广大。
13:丰足。
14:登;上升;向上。
15:上报;呈报。
16:进献,送上。
17:崇尚,提倡。
18:向前;前进。
19:去;到。
20:放到;放进。
21:安装;装上。
shǎng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shang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qǐ
1:(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同本义。
3:又。
4:起床。
5:产生;发生。
6:又。
7:开始;开端。
8:又。
9:源起;起因于。
10: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11:起义,起事,闹事。
12:又。
13:隆起,凸起,耸立。
14:又。
15:草拟。
16:使疏松。
17:扶持。
18:取。
19:出身。
20: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束上起下,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 shàng qǐ xià)。abcd式组合,束上起下意思是:形容人多势众,气势汹汹,犹如从树上开始向下攻击。比喻攻击或行动的猛烈和彻底。 强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体现出一种强大的集体力量和行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