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 sān yán liǎng yǔ

abac式
拼音sān yán liǎng yǔ
注音ㄙㄢㄧㄢˊㄌㄧㄤˇㄩˋ
繁体三言兩語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三言两语的解释
形容用简短的话表达意思,言简意赅。
出处

1.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三言两语,说的明白。'
寓意
强调语言的简洁和表达的有效性,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言简意赅。
列子

1.

他用三言两语就把复杂的问题解释清楚了。

2.

在会议上,她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3.

妈妈三言两语就安慰好了哭泣的孩子。

4.

老师三言两语就点出了作文的重点。

5.

朋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我的困惑。

6.

若不是我这老手~拿他降伏住,还不晓得闹点什么事情出来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三言两语的翻译
德语
in wenigen Worten
日语
三言二語
法语
en quelques mots
英语
in a few words
三言两语的字意分解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liǎng
1:(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2: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3:双。用于鞋娄。
4:匹(长四丈)。
5:车一乘。
6:二。
7:双方;常用于相对的两个方面或成对的人或事物。
8:又。
9:表示不定数,多与“一”或“三”前后连用,义为少量。
10:同时兼具两方面,双方,两下里。
11:等同;比并。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三言两语,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 yán liǎng yǔ)。abac式组合,三言两语意思是:形容用简短的话表达意思,言简意赅。 强调语言的简洁和表达的有效性,提醒人们在沟通中要言简意赅。